【张廷玉简介】张廷玉(1672年—1755年),字衡臣,号砚斋,安徽桐城人,是清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。他自幼聪慧好学,深受儒家思想影响,后通过科举入仕,历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官至大学士,长期担任内阁重要职务,为清王朝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张廷玉不仅在政治上颇有建树,还参与编纂了多部重要的官方文献,尤其是《明史》的编修工作,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的文章风格典雅庄重,体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。
张廷玉主要生平与成就简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张廷玉 |
字 | 衡臣 |
号 | 砚斋 |
出生年份 | 1672年 |
去世年份 | 1755年 |
籍贯 | 安徽桐城 |
所处朝代 | 清朝(康熙、雍正、乾隆) |
主要官职 | 大学士、内阁大臣、礼部尚书等 |
主要贡献 | 参与编纂《明史》、辅佐三朝皇帝、推动政务制度完善 |
文学成就 | 文章典雅,注重辞章,有《澄怀园语》等著作 |
历史评价 | 谨慎持重,政绩显著,被誉为“清代第一贤相” |
张廷玉的一生,是忠于朝廷、勤于政务、致力于文化传承的一生。他在位期间,以稳健的政治作风和卓越的文才,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与百姓的敬仰,成为清朝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