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树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另一句是什么】“树秀于林,风必摧之”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,常用来比喻才华出众、表现突出的人容易遭到他人的嫉妒或打击。这句话出自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,原文为:“树大招风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”其含义是:树木长得太高,就会被风吹倒;人如果过于突出,就容易引起别人的不满和攻击。
那么,“树秀于林风必摧之”的另一句是什么呢?其实,这句话在古代文献中常常与“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”连用,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:“树秀于林,风必摧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”
一、
“树秀于林,风必摧之”是一句寓意深刻的古语,强调了出类拔萃者可能面临的压力与挑战。其常见的对应句是“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”,意指行为超出常人,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非议与排挤。
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“物极必反、盛极而衰”的道理,提醒人们在追求卓越的同时,也要注意处世之道,避免因过于突出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。
二、表格对比
原句 | 出处 | 含义 | 对应句 | 对应句含义 |
树秀于林,风必摧之 |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 | 树木过于高大,容易被风吹倒;比喻人才过于突出,易遭打击 | 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 | 行为高于他人,容易遭到众人非议 |
用于比喻 | 比喻个人成就或表现过于耀眼,可能引来嫉妒或攻击 | 用于劝诫 | 强调低调做人、避免锋芒毕露的重要性 |
三、延伸思考
这句古语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,也反映了社会中的普遍现象——“枪打出头鸟”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应当学会在展现自我与保持谦逊之间找到平衡点,既不盲目自大,也不过分压抑自己。
同时,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外界压力时,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,真正优秀的人,往往能在风雨中站稳脚跟,最终脱颖而出。
结语:
“树秀于林,风必摧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”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,也是现代人值得深思的人生哲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