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攴字是什么意思】“攴”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,属于形声字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字并不常用,但在一些古文或特定语境中仍会见到它的身影。本文将对“攴”字进行详细解析,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、结构和用法。
一、字形结构分析
“攴”字由两个部分组成:
- 部首:攵(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)
- 声旁:卜(表音)
整体来看,“攴”字结构为左右结构,左边是“攵”,右边是“卜”。
二、基本含义解析
“攴”字的基本含义是用手击打、敲击的意思。它常用于表示某种动作,尤其是在古代文献中,有时也引申为“鞭策”、“督促”等含义。
常见解释如下:
含义 | 解释 | 示例 |
击打 | 表示用手或工具敲击的动作 | 《说文解字》:“攴,小击也。” |
鞭策 | 引申为激励、督促 | 如“攴教”意为教导、督促 |
动作相关 | 多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中 | 如“攴击”、“攴打” |
三、使用场景与例句
虽然“攴”字不常见于日常口语,但在古文、诗词或某些专业术语中仍有使用。
例句:
1.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晋人执季子,使秦人伐郑,郑人惧,乃遣使求和于晋,晋人许之。于是郑伯请战,曰:‘吾闻君子不以兵威,而以德服人。’晋人不听,遂攻郑,郑人败,郑伯被攴。”
2. 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民有疾,则君为之攴;民有难,则君为之救。”
这些例子说明“攴”字多用于描述一种带有强制性或教育性的行为。
四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汉字 | 攴 |
拼音 | pū |
部首 | 攵 |
声旁 | 卜 |
字义 | 击打、鞭策、督促 |
用法 | 多见于古文或书面语 |
举例 | “攴击”、“攴教”、“攴打” |
文献出处 | 《说文解字》、《左传》、《韩非子》等 |
五、结语
“攴”字虽不常见,但其意义在古代文献中具有一定的表现力。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,尤其在阅读经典时能起到辅助作用。对于学习汉字文化的人来说,掌握这类生僻字也是提升语言素养的一种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