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悬梁刺股全文和翻译】“悬梁刺股”是中国古代关于勤奋学习的典故,出自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和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,讲述的是苏秦和孙敬两位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发奋苦读、意志坚定的精神。
一、原文总结
1. 苏秦悬梁
苏秦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,为了读书时保持清醒,他在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系在房梁上,一旦打瞌睡,头就会被拉起,从而保持头脑清醒。
2. 孙敬刺股
孙敬是东汉时期的学者,为了防止自己在读书时睡觉,他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,以疼痛来提醒自己不要懈怠。
这两个故事合称为“悬梁刺股”,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苏秦,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,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,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 | 苏秦多次向秦王上书,但都没有得到采纳。他的黑貂皮衣破了,黄金也花光了,生活无以为继,只好离开秦国回家。 |
归至家,妻不下纴,嫂不为炊,父母不与言。 | 回到家中,妻子不织布,嫂子不做饭,父母也不和他说一句话。 |
苏秦乃叹曰:“此皆秦之罪也!” | 苏秦叹息道:“这都是我的过错啊!” |
乃闭室不出,出其书遍观之。 | 于是关起门来,把所有的书都仔细阅读了一遍。 |
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 | 读书时想睡觉,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,鲜血流到脚上。 |
孙敬,好学,未尝解衣而卧。 | 孙敬非常勤奋好学,从未脱衣服就寝。 |
时天下大旱,百姓饥馑,敬乃卖其服马,以给养母。 | 当时天下大旱,百姓饥饿,孙敬卖掉自己的马和衣物来供养母亲。 |
每日一食,未尝有饱时。 | 每天只吃一顿饭,从未吃饱过。 |
读书欲睡,以绳系头,悬于屋梁,以警睡意。 | 读书时想睡觉,就用绳子把头发绑在房梁上,以此来提神醒脑。 |
三、总结
“悬梁刺股”不仅是对古人刻苦学习精神的赞美,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激励。它告诉我们: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自我约束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这种精神始终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通过了解这段历史,我们可以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,并以更坚定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