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严选问答 >

闭月羞花的典故

2025-09-17 14:29:47

问题描述:

闭月羞花的典故,这个怎么处理啊?求快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7 14:29:47

闭月羞花的典故】“闭月羞花”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成语,用来形容女子容貌极其美丽,连月亮和花朵都自愧不如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传说故事,常与四大美女中的貂蝉联系在一起。

一、典故来源

“闭月羞花”最早见于《三国志·魏书·董卓传》中关于貂蝉的记载。虽然正史中并无明确描述,但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,貂蝉被描绘为一位绝色美人,她的美貌足以让月亮躲藏,让花朵羞愧。因此,“闭月羞花”便成为形容女性美貌的常用成语。

二、成语含义

- 闭月:形容女子的美貌让月亮也感到羞愧,不敢露面。

- 羞花:形容女子的美貌让花朵也感到羞涩,不敢绽放。

整体意思是指女子的美貌令人惊叹,甚至能让自然界的景物为之逊色。

三、相关人物与背景

人物 身份 简介
貂蝉 三国时期美女 传说中王允的义女,因美貌被选中离间董卓与吕布,是“闭月羞花”的象征人物
王允 汉朝官员 设计利用貂蝉挑拨董卓与吕布的关系,最终导致董卓之死
董卓 东汉末年权臣 暴虐无道,后被吕布所杀
吕布 三国名将 勇猛善战,但性格多疑,最终因貂蝉而背叛董卓

四、文化影响

“闭月羞花”不仅用于形容女性的美貌,也常出现在诗词、戏曲、小说等文学作品中。例如:

- 《三国演义》:详细描写了貂蝉的美貌与她对历史事件的影响。

- 戏曲:如《貂蝉》等剧目,常以“闭月羞花”作为女主角的特征描写。

- 现代影视:在各种改编作品中,貂蝉的形象常被赋予“闭月羞花”的美感。

五、总结

“闭月羞花”是一个源自古代传说的成语,最初用来形容貂蝉的绝世美貌。它不仅是对女性外貌的赞美,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通过这一成语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美的追求与想象。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闭月羞花
出处 《三国志·魏书·董卓传》(民间传说)
含义 形容女子美貌非凡,令自然景物也为之逊色
相关人物 貂蝉、王允、董卓、吕布
文化意义 体现古代审美观与文学创作的结合
使用场景 文学、戏曲、影视、日常赞美女性美貌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闭月羞花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个蕴含历史、文化和美学的典型代表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