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运斤成风原文及翻译】“运斤成风”是一个源自《庄子》的成语,出自《庄子·徐无鬼》篇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技艺高超、动作娴熟,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。下面将对“运斤成风”的原文进行整理,并提供相应的白话翻译。
一、原文
> 《庄子·徐无鬼》节选:
> “匠石之齐,至于曲辕,见栎社树,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,其小枝拳曲而不中规矩。立之涂,匠石不顾。弟子役曰:‘此何木也?愿闻其名。’匠石曰:‘此特木也,无所可用,故终其天年。’”
> “运斤成风”出处:
> “夫子之为象也,其犹风乎!……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,其巧也如此。”
二、白话翻译
原文 | 白话翻译 |
匠石之齐,至于曲辕 | 匠石前往齐国,来到曲辕这个地方 |
见栎社树,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 | 看到一棵名为“栎社”的树,它的主干粗大臃肿,不符合墨线的标准 |
其小枝拳曲而不中规矩 | 小枝弯曲不直,也不符合圆规和角尺的标准 |
立之涂,匠石不顾 | 它长在路旁,匠石却连看都不看一眼 |
弟子役曰:“此何木也?愿闻其名。” | 弟子问:“这是什么树?能告诉我它的名字吗?” |
匠石曰:“此特木也,无所可用,故终其天年。” | 匠石说:“这不过是一棵树,没有用处,所以才能活到自然寿命。” |
夫子之为象也,其犹风乎! | 你(指匠石)所雕刻的形象,就像风一样啊! |
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,其巧也如此。 | 运动斧头如风一般迅速,只听声音就砍下去,把白土全部削掉,鼻子却没有受伤,他的技艺就是这样高超。 |
三、总结
“运斤成风”这一成语,源于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表现,比喻技术精湛、手法熟练,甚至达到了“无形而有形”的境界。在《庄子》中,它不仅展示了匠人的技艺,也蕴含了道家“无用之用”的哲学思想,强调事物的价值并不在于表面的实用,而在于其内在的自然与和谐。
通过这段文字,我们不仅了解了成语的来源,还看到了古人对于技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。
四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运斤成风 |
出处 | 《庄子·徐无鬼》 |
原文内容 | 匠石之齐,至于曲辕……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 |
白话翻译 | 描述匠人技艺高超,斧头挥动如风,精准无误 |
含义 | 比喻技艺高超,手法娴熟,达到出神入化之境 |
哲学意义 | 反映道家“无用之用”的思想,强调自然与和谐 |
如需进一步探讨《庄子》中的其他典故或成语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