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严选问答 >

杜嘉班纳辱华事件

2025-09-24 23:38:28

问题描述:

杜嘉班纳辱华事件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白等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4 23:38:28

杜嘉班纳辱华事件】2018年,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(Dolce & Gabbana)因一则广告引发大规模舆论争议,被指“辱华”,事件迅速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发酵,最终导致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声誉严重受损。该事件不仅反映了国际品牌在文化敏感性上的不足,也揭示了中国消费者对国家尊严的强烈维护意识。

事件总结

项目 内容
事件名称 杜嘉班纳辱华事件
发生时间 2018年11月
涉事品牌 杜嘉班纳(Dolce & Gabbana)
事件起因 广告中使用“中式英语”和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表现
具体表现 广告中模特用不标准中文发音“Thank you, China”并伴有不恰当手势
中国反应 社交媒体强烈抵制、明星纷纷宣布终止合作、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骤降
品牌回应 初期否认,后发布道歉声明,但未完全平息争议
后续影响 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信誉受损,部分门店关闭

事件回顾

2018年11月,杜嘉班纳发布了一则名为《The Perfect Pair》的广告视频,其中一名中国模特在镜头前用略显生硬的英文说:“Thank you, China.”,并做出类似“剪刀手”的手势。这一画面被部分网友解读为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,甚至被质疑带有种族歧视色彩。

随后,该广告在微博、微信等平台被大量转发,许多网友指出广告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显得刻意而做作,缺乏对中国的尊重与理解。一些评论认为,这种“中式英语”是典型的刻板印象再现,带有轻蔑意味。

事件迅速升级,中国明星如李宇春、周杰伦等相继宣布与杜嘉班纳终止合作,部分电商平台下架其产品。与此同时,中国消费者发起抵制行动,社交媒体上杜嘉班纳辱华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数亿次。

面对舆论压力,杜嘉班纳最终发布道歉声明,称“无意冒犯”,并承诺改进。然而,由于此前形象已受到严重打击,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持续下滑,部分门店关闭,品牌方也未能完全挽回公众信任。

事件反思

杜嘉班纳辱华事件不仅是品牌营销失误的典型案例,更反映出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。企业在进入不同市场时,必须充分了解当地文化背景,避免因文化误解或不尊重行为引发重大公关危机。

同时,该事件也展示了中国消费者在面对文化偏见时的集体反应力,表明公众对于国家形象和文化尊严的高度关注。未来,国际品牌若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,除了产品质量和设计之外,还需要具备更强的文化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