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马价十倍文言文翻译】一、
《马价十倍》是一则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》的寓言故事,讲述了一个关于信誉与价值的故事。故事中,一个卖马的人在市场中因一位有声望的人物(如伯乐)的认可而使自己的马身价倍增。这说明了人的影响力和信誉对商品价值的决定性作用。
这个故事寓意深刻,提醒人们:一个人的名声、地位或能力,往往能直接影响外界对其所涉及事物的评价与判断。同时,也反映出社会中存在“以人论物”的现象,即人们对某件事物的价值判断常常受到权威或名人的影响。
二、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文言文原文 | 现代汉语翻译 |
齐人有好猎者,旷日持久而不得兽。 | 齐国有一个喜欢打猎的人,耗费了很多时间却捕不到野兽。 |
入则愧其家室,出则愧其知友。 | 回家感到愧对家人,出门又觉得对不起朋友。 |
其后,买一良马,曰:“吾马之价十倍。” | 后来,他买了一匹好马,说:“我的马价格是十倍。” |
人问其故,曰:“吾马之良,可得十倍之价。” | 有人问他原因,他说:“我的马很好,可以卖到十倍的价格。” |
于是,人信之,遂以十倍之价售之。 | 于是人们相信了他的话,就以十倍的价格买下了他的马。 |
夫马之价,岂真十倍哉? | 马的价钱,真的十倍吗? |
特以人贵,而马随之贵耳。 | 只是因为这个人有名望,所以马也跟着贵了。 |
三、总结分析
从这篇寓言中可以看出,社会中对事物的评价往往并非完全基于其本身的价值,而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。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,例如名人代言产品、专家推荐商品等,都是“马价十倍”现象的现代体现。
因此,《马价十倍》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,更是一种现实生活的映射,提醒我们在面对信息时应保持理性思考,不被表面的“权威”所迷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