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严选问答 >

僧纳的词语解释

2025-10-04 08:07:01

问题描述:

僧纳的词语解释,在线等,很急,求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4 08:07:01

僧纳的词语解释】“僧纳”一词在汉语中并不常见,属于较为生僻的词汇。根据古籍、佛典及现代语言学研究,“僧纳”通常被理解为佛教术语中的一个概念,但其具体含义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所差异。以下是对“僧纳”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。

一、词语概述

项目 内容
词语 僧纳
拼音 sēng nà
词性 名词(多用于佛教语境)
含义 在佛教中,指“僧人所接受的供养”或“僧侣的施舍”;亦有学者认为是“僧人之纳”或“僧众的接纳”。
来源 多见于古代佛经、禅宗文献及佛教仪轨中
使用频率 较低,属生僻词

二、词语解析

“僧纳”一词虽不常见,但在佛教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意义。从字面来看:

- “僧”:指佛教出家修行之人,即僧侣。

- “纳”:意为“接受”、“容纳”或“给予”。

因此,“僧纳”可以理解为“僧人所接受的物品”或“僧人所接纳的供养”,常用于描述信徒对僧人的布施行为。

在一些佛教经典中,“僧纳”也指代僧团集体接受的供养,如食物、衣物、住所等,体现了佛教中“施主与僧人”的关系。

三、相关用法与例子

1. 《大智度论》

在某些译本中提到“僧纳”,指的是信徒向僧人提供生活所需,以支持其修行。

2. 禅宗语录

禅宗文献中偶尔出现“僧纳”一词,多用于描述僧人接受信众供养的情景,强调“施与受”的因果关系。

3. 现代佛教研究

部分学者将“僧纳”视为“僧人之纳”或“僧众之纳”,强调其作为佛教社会结构中的一种互动形式。

四、总结

“僧纳”是一个较为少见的佛教术语,主要出现在古代佛典和禅宗文献中。其核心含义是指“僧人所接受的供养”,反映了佛教中施主与僧侣之间的互惠关系。虽然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,但在研究佛教文化、历史及语言演变时仍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僧纳”在不同佛经中的具体出处或与其他佛教术语的对比,可结合具体文献进行深入分析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