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呕心沥血是什么意思】“呕心沥血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为了某件事情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,甚至到了非常辛苦、疲惫的程度。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,多用于赞美那些在工作、学习或创作中非常专注、投入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呕心 | 指把心都吐出来了,比喻极度的劳累和痛苦 |
沥血 | 指把血都滴干了,比喻付出全部精力和心血 |
整体含义:形容人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目标,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,常常是长时间、高强度地工作,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。
二、成语出处
该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李贺小传》:“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。”后来被广泛引用,成为形容辛勤工作的经典表达。
三、用法与语境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
赞美他人努力 | 他为了写这本书,呕心沥血,整整写了三年。 |
自我激励 | 我每天加班加点,就是为了这次项目能成功,真是呕心沥血。 |
描述艰难过程 | 这个项目的成功,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呕心沥血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全力以赴、废寝忘食、鞠躬尽瘁 |
反义词 | 漠不关心、敷衍了事、得过且过 |
五、使用注意事项
- 适用对象:多用于描述个人或团队为某一目标所付出的努力,尤其是长期、高强度的工作。
- 情感色彩:带有褒义,强调奉献精神和责任感。
- 避免滥用:不宜用于描述日常琐事或轻松的工作内容,否则会显得夸张。
总结
“呕心沥血”是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成语,表达了对辛勤付出者的敬意。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敬业精神,也反映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。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,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