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桃花源记古今异义词】《桃花源记》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,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、生活安乐的理想世界。由于文章成于古代,其中许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意义已发生变化,这些词语被称为“古今异义词”。了解这些古今异义词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,同时也能加深对古汉语词汇演变的认识。
一、古今异义词总结
以下为《桃花源记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古今异义词及其解释:
现代汉语意思 | 古代汉语意思 | 文中例句 | 解释说明 |
交通 | 交错相通 | “阡陌交通” | 指道路交错相连,不是现代意义上的“运输和通信系统”。 |
妻子 | 妻子和儿女 | “妻子邑人” | 古代“妻子”泛指妻儿,不单指配偶。 |
绝境 | 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| “遂与外人间隔” | 指与世隔绝的环境,不是现代的“没有出路”的意思。 |
无论 | 不要说,更不必说 | “无论魏晋” | 表示不管,不是现代的“不论”。 |
足 | 值得 | “不足为外人道也” | 意思是“不值得”,而非“不够”。 |
阡陌 | 田间小路 | “阡陌交通” | 指田间的小路,不是现代的“阡陌”一词。 |
黄发 | 老年人 | 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” | 古代用“黄发”指代老人,与现代“黄发”无直接关联。 |
垂髫 | 小孩 | 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” | 指小孩的下垂头发,象征年幼。 |
问讯 | 询问消息 | “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” | 指打听消息,不是现代的“问候”。 |
间隔 | 隔离 | “遂与外人间隔” | 指被隔开,而不是“时间或空间上的差距”。 |
二、结语
通过对《桃花源记》中古今异义词的梳理,我们可以看到,古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发生了意义的变化。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发展,也体现了文化观念的变迁。在阅读古文时,若能注意这些差异,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内涵。
因此,在学习《桃花源记》时,除了关注其文学价值,还应重视对古汉语词汇的理解,尤其是那些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,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这篇经典之作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