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】光是一种电磁波,不同颜色的光对应着不同的波长。在真空中,光速是一个恒定值,约为 $3 \times 10^8$ 米/秒。由于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反比关系(即 $c = \lambda f$),因此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具有不同的波长范围。
以下是常见可见光颜色及其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总结:
可见光是人眼能够感知的电磁波部分,其波长范围大致在 400纳米(紫光)到700纳米(红光) 之间。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时,波长决定了其颜色。例如,紫色光波长较短,红色光波长较长。这些波长数据不仅用于光学研究,也广泛应用于通信、成像、显示技术等领域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我们通常将光分为“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”七种颜色,但实际上颜色的变化是连续的,没有明确的界限。因此,波长范围可以有细微的重叠或变化。
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表
颜色 | 波长范围(纳米) | 备注 |
紫色 | 380 – 450 | 最短波长,能量最高 |
蓝色 | 450 – 495 | 明亮且冷色调 |
青色 | 495 – 575 | 介于蓝与绿之间 |
绿色 | 500 – 565 | 人眼最敏感的颜色 |
黄色 | 565 – 590 | 常见于日光和灯光中 |
橙色 | 590 – 620 | 光谱中较暖的色调 |
红色 | 620 – 750 | 最长波长,穿透力较强 |
以上内容基于可见光谱的基本知识整理而成,适用于基础物理教学或科普阅读。如需更精确的数据,可参考国际标准光谱分类或实验测量结果。